#“一帶一路”看中核(3)#中國電力報聚焦報道卡拉奇核電站
發布時間:2023-10-18 信息來源:
中國電力報微信公號:“一帶一路”能源企業巡禮 |在巴基斯坦:卡拉奇核電站每年提供200億千瓦時清潔電力
https://mp.weixin.qq.com/s/yXzVOHXUwQZPLBPrSEJZqw
巴基斯坦卡拉奇
“天堂角”上,中國華龍首出國門
卡拉奇核電站2號、3號機組于今年2月正式交付,每年可為巴基斯坦提供200億千瓦時清潔電力
卡拉奇,地處巴基斯坦南部海岸,人口約2000萬,是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
從卡拉奇市區出發,一路向西,抵達被當地人稱為“天堂角”的地方。遠遠望去,巴基斯坦卡拉奇核電站2號、3號機組(以下簡稱“K-2/K-3機組”)猶如兩個巨人般,矗立于阿拉伯海岸老鷹灣畔。
這是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的首個海外工程。
當地時間2022年4月18日全面建成投產,2023年2月2日正式交付巴方,K-2/K-3機組的建設歷程,刻印下中巴兩國持續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堅實足跡,也搭建起兩國人民以核電為媒,不斷加深合作交流,持續書寫民心相通故事的新的橋梁。
“停電現象已不復存在”
雖然毗鄰大海,有著“天堂角”的美稱,但實際的卡拉奇核電站周邊卻是一片荒漠。
道路崎嶇,塵土飛揚,從卡拉奇市區來此僅僅不到30千米,卻要行駛近90分鐘。
不過相比于異域的大漠孤煙,更令范晶磊印象深刻的,是巴基斯坦的停電頻率。
范晶磊是巴基斯坦卡拉奇核電K-2/K-3項目部負責人,項目建成投產后,主要在核電站負責后期的設備運維等工作。
“我們公司的代表處位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核心區,地處中心地帶,建設核電站之前,一天中停電的次數也多達十余次,基本上一個小時一停。所以對于當地的富人家庭來說,發電機是標配?!狈毒Ю诨貞浄Q。
彼時,夜晚的巴基斯坦只有散布著幾點燈光,道路兩側則漆黑一片,缺電成為阻礙當地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一大重要因素。
從那時起,用核能的力量為巴基斯坦民眾帶來光明就成為中國海外核工業建設者們的心之所及。
2015年8月,卡拉奇核電2號機組正式開工建設;2016年5月,3號機組澆筑第一罐混凝土,此后,兩臺機組進入了建設高峰期:
2019年6月,K-2機組外層安全殼穹頂成功吊裝;
2021年3月,K-2機組首次并網成功;
2021年4月,K-3機組冷試成功;
2021年5月,K-2機組正式進入商業運行;
2022年4月,K-3機組成功臨時驗收
……
隨著各項工程節點的實現,今年2月,巴基斯坦舉辦了K-3機組落成儀式,兩臺機組在建成投產后正式交付巴方,成為兩國核能合作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K-2/K-3機組是由中核集團中國中原對外工程有限公司總承包,是巴基斯坦規模最大的核電站,也是巴基斯坦首個單機組百萬千瓦級電力工程。兩臺機組建成投產后,讓當地停電頻次和時長得到大幅縮減。
數據顯示,K-2/K-3機組每年可為當地提供清潔電力近200億千瓦時,滿足當地200萬人口的年度生產和生活用電需求,相當于每年減少標準煤消耗62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632萬噸,相當于植樹造林1.4億棵。
對此,范晶磊介紹稱,核電在巴基斯坦屬于基荷能源,基本上不會參與調峰,今年以來2臺機組的利用率始終保持在96%以上。隨著K-2/K-3以及其他發電機組的陸續投產,巴基斯坦的電力供給已基本擺脫了緊缺狀態。
如今,范晶磊仍會去往當年公司的代表處?!半m然還是同樣的位置,但停電現象已經不復存在?!狈毒Ю诟锌Q。
“項目建設讓巴方多方面能力得到提高”
除了提供可觀的清潔電力外,K-2/K-3機組在工程建設的同時,也在不斷提高著本地化水平,讓項目真正融入地方,并帶動當地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
“K-2/K-3機組在本地化方面采取了諸多舉措,通過參與核電項目建設,讓巴方在工程設計、工程建設、裝備制造等方面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比f民濤回憶稱。
萬民濤是巴基斯坦卡拉奇核電K-2/K-3項目部機械工程領域專家,此前曾在中國出口的第一座核電站——巴基斯坦恰?,敽穗娬竟ぷ?,2019年加入了卡拉奇核電項目的建設隊伍。
“根據‘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在巴基斯坦項目的建設經驗,我們的施工本地化范圍主要涉及建安施工、勞務和建安材料采購等內容?!比f民濤表示,“比如在建安施工方面,我們根據巴基斯坦的工業水平和業主要求,在‘華龍一號’主合同工作范圍劃分階段,將工業通用性比較強的部分廠房直接劃分至巴方工作范圍,由巴方負責建造?!?/p>
不僅僅是在施工建設方面,在項目的設計、建安、調試、供貨等領域,也都能看到巴方參與的身影。
在設計本地化方面,中方會根據對巴方設計院能力的評估,將項目中的部分子項委托由巴方獨立設計和參與設計。
此外,設備對于核電項目來說至關重要,中國中原在充分考慮巴基斯坦工業化水平及以往海外核電建設經驗的基礎上,緊密結合業主需求,組織開展了設備本地化工作,完成了設冷水波動箱、容積控制箱、反應堆冷卻劑疏水箱、濃縮液監測槽等共計71項217臺套設備的本地化制造供貨。
“我們不僅將核電設備及其加工過程,也將相應的生產技術和組織管理形式推廣到海外,使得先進的生產程序、工藝流程和管理方式得到了較好的體現?!比f民濤介紹稱。
“說中國話、開安全車、為中巴核電建設服務”
從宏觀層面來看,項目的建設意義固然重大,但不容忽視的是,對于每個參與其中的巴籍員工來說,核電項目也改變了他的人生、改善了他的家庭。
“有很多巴籍員工在恰?,敽穗婍椖繒r就開始跟隨中方企業工作,二三十年同核電打交道,對他們個人及家庭都帶來了很大變化?!狈毒Ю谡f。
阿根就是其中之一。
時間回到1993年,采用中國核電技術的巴基斯坦恰?,敽穗娬?號機組正式開工,而該電站的建設地點恰好在阿根家附近。彼時,20歲的他一個人穿著灰色長袍和拖鞋步行來到核電站應聘。
在項目部的培養下,學習了一個月后的阿根就能獨立駕駛“蹦蹦車”,項目部自此也有了第一個巴工“蹦蹦車”司機。
不滿足于“蹦蹦車”司機技術,阿根在兩年之內先后學會了裝載機、壓路機、平板車、灑水車等駕駛技術,為砂石場建設發揮了骨干作用?!罢f中國話、開安全車、為中巴核電建設服務”成為阿根的座右銘和口頭禪。
2017年,阿根輾轉1200千米,從恰?,敽穗娬颈几翱ɡ婧穗姮F場,又成為身著中核華興工作服的首位巴籍員工。
靠著在核電項目攢下的工資,阿根家里蓋起了5間磚瓦房,并通上了水電,為年邁的父母建起了安居房。如今,阿根一家在當地算得上一個富裕而幸福的家庭。
阿根的故事,是眾多參與卡拉奇核電項目建設的巴籍員工的縮影和代表。
據了解,在“華龍一號”海外項目勞務管理過程中,中國中原采取了勞務分包本土化的方式,對于專業技能要求不高的建筑工種進行了大范圍的勞務本地化,對于部分專業技能較強的工種,通過培訓考核等方式,實現了一定程度的勞務本地化。
“項目在建設過程中,給巴方多個領域均培養出了一批技術人員,這些技術人員有些直接進入了我們的檢修運維班組,有些則隨著項目的結束,憑借自身在我們這里學習的技能,走出了巴基斯坦的大門,去往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卡塔爾等國工作?!狈毒Ю诮榻B。
數據顯示,K-2/K-3項目建設高峰期為巴方直接提供了一萬余個就業崗位,項目全周期為當地提供就業崗位6萬多個,對促進巴基斯坦當地民生和經濟發展等起到重要作用。
因核而興,因核而富?!疤焯媒恰鄙?,兩條巨龍因核能的力量運轉不休,成為中巴友誼的真實寫照;30千米外的卡拉奇市,也因為核能的力量,從此在夜晚點亮萬家燈火。K-2/K-3機組為巴基斯坦源源不斷地提供清潔、穩定的電力,實實在在地造福著巴基斯坦人民,也再次證明了中巴友誼比山高、比海深。2023年5月,又一臺“華龍一號”在中巴核能合作起源地恰?,斊仆羷庸?。未來,中巴核能合作空間廣闊、潛力巨大、前景光明,勢必將對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